人工智能产业新标准发布!专家解读

我国将加快完善

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设计

到2026年,我国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指南重点围绕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7个方面,构建起一个涵盖人工智能产业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体系。

其中,在基础支撑标准中,对数据、算力、算法等核心技术要素的规范进一步夯实人工智能产业的技术底座。在关键技术标准方面,对文本、语音、图像等关键领域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为各行业的应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撑。在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方面,规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以及重点行业智能升级的技术要求。

专家:标准助力我国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迭代,人工智能也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立了超过400家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超过4500家的人工智能企业。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董建:标准对规范行业秩序,设立市场的门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布局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规范,能够划清技术红线,保障安全底线。

标准决定质量,在董建看来,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人工智能产业的标准体系,让产业发展有“规矩”;另一方面,通过标准的约束作用,实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倒逼,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此外,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产业化眼下也是方兴未艾,这也是标准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


联系我们

电话:027-68772750
手机:13476010012
E-mail:service@wuhancyh.com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书城路28号天辉产业园4栋4层
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锡港路东北塘东段22号7楼705-67室

027-68772750
公司公众号